top of page

文化源流

1950 年代以前,馬祖各島嶼均是岩石裸露、植被低矮稀疏的地貌,人們沿著山坡地形開墾梯田,用來種植稻、小麥、大麥、蕃薯、豆類、青菜等食物。

2_農業與食物-min.jpeg

農業與食物 /

1950 年代以前,馬祖各島嶼均是岩石裸露、植被低矮稀疏的地貌,人們沿著山坡地形開墾梯田,用來種植稻、小麥、大麥、蕃薯、豆類、青菜等食物。

1950 年代國軍駐軍後,某種程度上改變馬祖人的生活。因著人口增加,種植稻麥的效益無法跟上人口增加的速度,加上米糧改由政府統一供應,因此稻麥種植式微結束。但作為副食品的作物,如青菜、豆類、瓜果等,依舊繼續種植,而相關的地方知識至今仍持續傳承。

 

在繼續種植的糧食中,番薯成為地方最重要的主食。

 

人們將番薯切塊煮熟、或剉絲曬乾作成「番薯米」,保存在木桶中慢慢食用。只是,久食易生厭,老一輩講到番薯總說「吃都吃怕了」。所以媽媽們總是盡量想辦法,用番薯作出不同的食物,例如地瓜餃、龜桃、老鼠仔,都是以番薯粉變化而成的點心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