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祖賞味誌(三) 鼎邊抆來自海洋的嚐試
作者: 林錦鴻
早年戰地時期,吃實在是當時最記憶深刻的事情之一,海島的日常飲食容易喚醒生活記憶,冰箱就在海邊真是人生一大幸福。 說鼎邊抆是來自海洋的嚐試,或許有人有不同的想法。
相傳這種飲食,是在戚繼光快速行軍的需求下創造出來的。福州人立夏時因天氣炎熱沒味口,盛行以此當主食,清代鄭東廓所著《福州風土詩》寫道:「梔子花開燕初雛,余寒立夏尚堪慮,明目碗糕強足筍,舊蟶買煮鍋邊糊」可以得知是種福建美食。在廣大的閩東地區,或是馬祖這樣的群島上,鼎邊抆都是常見的食物。
馬祖鄉親台大中文陳高志博士文章提,台灣稱這種小吃為「鼎邊銼」應改為「鼎邊趖」,差異在咬感上鼎邊趖較厚實,個人認為比較像米粿條。吳記鼎邊趖 歷史悠久,湯頭清爽,內有蒜頭酥末、白菜、 魷魚酥提味,算是個人比較愛吃的台灣美食。 維基百科解釋說「鼎邊抆」口味較濃,「鼎邊趖」較稀,我個人看法這就時是同一種食物,稱呼接近,作法也相近。如果只用豬肉、香菇等非海鮮素材來煮,那口味上應該接近粿條吧!
作家李詩云感懷母親以前在家境清寒之時,每每用心煮出這道點心,成其從東引赴台求學的動力之一; 對照個人小時不愛吃米食,母親每當喜煮這點心時,就心生不樂不愛吃的念頭,現在回想起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,已生悔悟之心。旅台讀書後,必須以AP艦通航於台馬之間,常有機會在基隆的廟口夜市吃到這項食物,也多能接受與喜愛了。
怎樣煮壹碗馬祖口味的鼎邊抆呢?一般用常吃的在來米磨成米漿,在燒熱的鐵鼎中,沿著鍋鼎邊澆流,等米漿成片糊,再用鍋鏟快速煎煮而成;湯頭則用大骨與牡蠣一起熬煮,配上帶魚、竹蟶、蝦米、木耳、細蔥段等配料。 近來偶有去獅子市場吃的時候,多能遇到配著保力達吃的婆媽們,饒興趣味。 通常先喝湯,海鮮湯頭讓人只想一口接一口;然後再品嘗令人滿足的米糊,魚肉與蟹肉、竹蟶的鮮美,還有細蔥段的清香。
記得以前如梅石村的喜洋洋飲食店等,都能隨時吃到這樣的美食,是很家常的手藝,現在有這道的店家極少。 「阿妹的店」幾乎每天早上,都會在山隴村的介壽獅子市場二樓營業,已是十七年以上的老店了,每天賣完為止,只休周日,如果不早起的話,很有可能吃不到一碗。長久以來,鼎邊抆一直受到廣大的遊客探求,和馬祖早餐族的喜愛。
轉載自馬祖資訊網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