擺暝活動中「搶包」的意義與流程
作者: 林滿正
擺暝活動中【搶包】的意義與流程
一、為什麼要有【搶包】的活動?
搶包,是「搶包平安」之意,是分享馬祖地區擺暝酬神的貢品包子,以保平安增吉祥。籍由孩囝抓取包子的表演,再分享給圍觀的衆人,達到人神共樂的效果。
在馬祖擺暝活動中可於兩個時間點辨理:
1.有迎請神明坐客本境本宮廟者,例如西莒和東引的擺暝,在送請神明回宮時,於「接宴」儀式後辨理。
2.(無邀請他神坐客後辦「回宮」活動者)迎(營)神遶境返回本宮廟時亦可辨理,例如東莒和南竿某些廟宇。
二、擺暝活動中【搶包的流程】 1.備妥放在「疏篩」內搶包的用品,傳統就是使用包子,後來有加入紅包(現金)。而南竿近年有放糖果,亦無不可但以分裝成若干小包較妥。
2.搶包物品是逐次放入2~3樣,不是一次全部放進去。
3.主事者分次放置搶包物品時,可置於難易不同的位置,也籍此考驗挺孩囝者的功力。有時故意放在非常難的位置,挺孩囝者因視線的誤判而拿不到包子,進而引起眾人哈哈大笑。通常距疏篩邊緣10~15公分位置是較容易抓取的,而緊鄰邊緣內側因視線的死角而顯得比較困難;有的放在超大疏篩的正中央,因為距離較遠,挺孩囝者若非手長腳長且技巧精湛,很難可以抓取的到。
4.挺保長公者清出寬廣適度的淨空場地,副主事者從旁協助,請圍觀群眾退出表演區。
5.欲參加搶包者著裝挺起孩囝,必須同時手握孩囝木製的手,因而僅憑握孩囝手空出的兩根手指來抓取,考驗挺孩囝者的技巧。任何孩囝皆可參加搶包,包括大將、保長公,甚至七爺也可以,但是不同屬性的孩囝步法是不一樣的,表演抓取、鞭取或劍取的方式也不同。
6.搶包者於規範的等候區就定位,一次一位或兩位依同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進入表演區,兩位同時在場時應保持疏篩圓周一半的距離,如此前位者急停抓取時,後位者有較大的空間時間避免碰撞。不可兩位同時由不同方向進入疏篩周圍,以免發生碰撞的危險。
7.如果挺保長公者願意搶包,就由保長公開始起頭進行。
8.搶包者挺孩囝先遶宴一圈,再遶疏篩至少1圈,然後搶包。在繞行中於適當的時間點迅捷的抓取包子(或紅包)。其順暢度,正是考驗每一位表演者的功力。挺孩囝者若是右腳起步,通常採逆時鐘方向前進,左腳起步者就順時針方向前進。
9.搶包者若第一次沒有抓取成功,就必須立即再繞行至少1圈,重新表演一次。(可能擺放的位置難度較高)若還不成功,主事者應再將包子增放在抓取比較容易的位置協助之。
10.搶包者抓取到標的物之後,必須立即以連續的跳步前行離開表演區,以利下一位表演者進場。
11.搶包者將抓取到旳標的物交給自己所屬意的對象,意謂送吉祥。挺孩囝是很耗體力的表演,主事者通常為了鼓勵表演者,都會擺放一些紅包,紅包薄薄一張紙,再加上搶包者手握「孩囝手」,當然也比較不容易抓取 ,紅包現金則歸搶包者自己所擁有。
12.應避免沒挺孩囝的人跑進場來搶包,這是對神明不敬的行為,應透過孩囝所代表的神明部將來搶包,也同時顧及圍觀群眾的安全。
13.南竿近年有放糖果者,除可分裝成若干小包讓孩囝來抓取外,因圍觀人數龐大而衆多,為取悅群眾可由主持搶包活動的人提糖果籃分撒分送給觀衆。
(謝謝陳建成拍的影片)
轉載自馬祖資訊網
Comments